早些年在茶界有這么一句話:“班章為王,易武為后,景邁為妃?!敝拔乙灿X得這句話還是有點道理得到,易武、景邁先不論,就班章來說可能是因為班章的茶茶氣剛烈,厚重醇香,霸氣十足,再加上當時的一些炒作噱頭導致老班章的價格遠超其他茶區(qū)或者山頭高高在上,所以得到了“班章王”的稱號也是無可厚非得到。
但是當自己喝茶一段時間以后,通過自己慢慢的學習以及茶友之間的交流之后,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和自己的目標以后,其實覺得這句話也不是那么的正確了。
一個朋友告訴我:“茶,喝的東西,茶的還壞不是用來說的,茶的好壞只有喝過以后才知道,茶好不好遇水便知?!?/p>
一個朋友告訴我:“茶,如果你想要的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以后的口感,那當初的班章料和布朗料存放轉(zhuǎn)化下來后口感上會有多大的區(qū)別?請參照熟茶,發(fā)酵后口感的差異還會有多大?當初花大價錢買來的真班章可能也就那樣了?!?/p>
一個朋友告訴我:“現(xiàn)在古樹茶值錢了,滿世界都是古樹茶而沒有或者只有少量的臺地茶,而真實的產(chǎn)量大家心里都清楚?!?/p>
一個朋友告訴我:“老班章村里的那棵胸口掛了牌子老的快要哭(枯)死的茶樹就真的好喝?也不見得。當然或許它是真的好喝只是因為我們喝不起、不懂壕的世界?!?/p>
一個朋友告訴我:“現(xiàn)在茶葉值錢了,很多地方特別是名山,茶農(nóng)恨不得茶樹天天發(fā)芽天天采,采茶一時爽,一直采茶一直爽?!?/p>
一個朋友告訴我:“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?!?/p>
朋友跟我說的其實也不一定全是對的,每個人的認知不同知識面也不同,了解到的東西也不同,難免會有錯的地方。我覺得聽了以后最終能轉(zhuǎn)化為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。
上面所說感覺像是我一個小屁民在對茶界發(fā)牢騷,發(fā)就發(fā)吧,你們看了以后一笑而過就行。牢騷發(fā)完,報告還得繼續(xù)。
八角亭這款茶,很多人看中的可能是“班章”二字,而我看重的卻是“生態(tài)”二字?,F(xiàn)在的市場上班章茶恐怕也是比“生態(tài)”茶要多很多的。“生態(tài)”一詞涉及的范疇也越來越廣,人們常常用“生態(tài)”來定義許多美好的事物,如健康的、美的、和諧的等事物均可冠以“生態(tài)”修飾。
從古至今大家都認為喝茶是健康的,喝茶對身體是有益的,就包括大益的廣告也是:“茶有益、喝茶有大益”。茶與健康的關系十分密切。茶不僅營養(yǎng)成分豐富,而且極具藥用價值。茶中含有蛋白質(zhì)、維生素、氨基酸、咖啡堿、酚類化合物、礦物質(zhì)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,且具有美容護膚、延緩衰老、護齒明目、抗癌防輻射、消炎抗菌等藥效。多飲茶能補充營養(yǎng),增進健康,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,因此,茶被稱為“萬病之藥”。但是如果一片茶的原料出現(xiàn)了生態(tài)問題,那這片茶還有益么?它到底是“萬病之藥”還是“萬病之源”?
所以對于茶來說,我首先看中的是生態(tài),其實我們生活中也一樣,對于生態(tài)好的蔬菜以及水果是更加的喜歡的。
八角亭的茶包裝正面給人的感覺總是規(guī)規(guī)矩矩的,沒有過多的心思花在外包裝的設計上,年輕人可能覺得比較老土,我的話,對包裝倒是不是特別的在意。班章二字是對這款茶的定位。
背面也沒有什么特別的,之前也中過幾款八角亭的試用,感覺基本都差不多。對于我來說,比較在意的是生產(chǎn)日期,但是比較模糊看不清楚了。
打開外包裝,里面有一張很大很霸氣的內(nèi)票對這款茶進行了基本的介紹。
同樣的這款茶采用了雙層綿紙包裝,感覺現(xiàn)在普洱茶都習慣這樣的包裝了,第二層的綿紙要比頭層稍微薄一些。
褪去第二層薄綿紙包裝,觀餅面,芽頭較多、白毫顯露、條索長而肥壯,用料完整、不細碎,有少量黃片以及茶梗;感覺和傳統(tǒng)大廠的拼配還是有一點出入,這款茶的用料感覺都比較新,或者說新料占的比重比較大。
餅背的用料與餅面是一致的;干茶聞起來無雜味,淡淡的茶香,雖然香氣不濃烈,但是給人一種清新優(yōu)雅的感覺。餅形周正、圓潤,厚薄均勻。
茶餅壓制松緊適中,應該是為了后期快速轉(zhuǎn)化而考慮;撬開后觀察茶餅內(nèi)外用料,完整、一致。茶品已進入初步轉(zhuǎn)化期!
選取7.5克茶置于生活環(huán)境中醒茶兩天天,用注水量為120毫升的蓋碗沖泡。(第一湯單獨品飲了,后面的混合后品飲,即:2/3/4泡合一起后品飲、5/6/7泡合一起后品飲、8/9/10泡合一起后品飲,評述時習慣用前段、中段、后段來評述)
沸水注入洗茶一遍,干茶受到沸水的沖淋,香氣彌漫開來,雖不算濃郁,但空氣中的香氣還是很清晰的,聞杯蓋有淡淡的花蜜香;濕醒兩三分鐘后開始沖泡;第一湯10秒出,空氣中能聞到花蜜香,杯蓋花蜜香明顯,茶湯入口首當其沖感受到了茶湯的苦,但是化的也很快,澀也隨之而來,雖然不強但是化的慢,湯有一定厚度,甜度不錯,猶如淡糖水,無其他雜味,公道杯清空后有微微的花蜜香干了后有其他的混合香味,微弱的水含香。
前段沖泡時間為10秒/20秒/30秒;茶湯通透明亮顯黃綠色,看茶湯就感覺粘稠有厚度;入口苦不重,轉(zhuǎn)瞬即化,澀感主要感覺再舌面,回甘快,舌底生津明顯,持續(xù)時間比較長,兩頰略弱,茶味足,口腔感官明顯;清空公杯后公杯底有明顯的蜜香,香比較持久,水含香比較明顯。
中段沖泡時間為10秒/30秒/一分鐘,口感基本和前段差不多,入口顯澀微苦,整體的茶味依舊保持的不錯,茶香馥郁,湯質(zhì)飽滿?;馗拭黠@,生津依然很好;水含香以及公杯底的香氣不減弱。
后段沖泡時間為一分鐘/兩分鐘/忘我的浸泡,這個茶悶的時間比較長了以后澀有所加重,而且化的比較慢;苦雖然有但是能化,給人的感覺不錯,后段的甜度和生津感是不錯的,茶湯存留度稍微差一些;10泡喝完茶湯依然不顯水味,湯中的茶味還很好,感覺還能喝,基于不浪費的原則,又泡了兩湯。
最后兩泡基本是微澀顯甜。
葉底均勻,主要為茶芽,極少的大葉,比較一致,比較壯碩,用料還是比較好的,葉片柔韌性較好,手感柔軟,個人感覺選料以及制作工藝還是優(yōu)良的。
這款茶到此基本喝完,這個茶給人的印象:苦重澀弱、苦化澀留、湯厚有甜、存留稍差;不敢說有班章的影子,但是有點布朗的感覺。